> 新闻频道 > 心理健康 > 内心创伤难以恢复,我们如何从心理危机中醒来?

内心创伤难以恢复,我们如何从心理危机中醒来?

2023/03/28 10:08 来源:医学论坛网

上海三甲医院陪诊师服务

一个人经历疫情、地震、火灾、被强奸或虐待、家庭暴力、家庭变故、成瘾等危机事件,个人力量无法应对当前危机时,容易导致心理危机。

在国外,一名17岁的比利时女孩经历了恐怖袭击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多次自杀被挽救。然而,机场爆炸的场景每日在脑海中萦绕上演,女孩无法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在23岁借助安乐死离开了世界。

灾难事件并不少见,东航坠机、上海新冠疫情、乌鲁木齐大火刚刚过去一年;也有人为灾难事件:唐山烧烤店殴打女子、徐州八娃铁链女、蔡天凤被前夫碎尸、苏州杀妻案刚刚执行死刑,这些突发事件在震惊世人的同时,给受害者和亲属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令他们陷入不安全感或长期的悲伤、恐惧。

这些亲身经历者、因灾难失去亲属的人,以及参与救援的人是靠近漩涡中心的人群,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而随着媒介的疯狂传播,事件产生强烈的“心理台风眼”效应,甚至引发事件之外的社会群体风潮,网友对自身环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联合医学论坛网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的沙莎教授,聊一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心理危机?

1、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是指个体面临创伤性事件的心理崩溃状态。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亲历者的生活、心理状态发生巨变,感到痛苦、焦虑,内心出现强烈不安全感。

这时,人们会本能地做出一些反应来应对。

沙莎教授指出,心理危机演变过程一般分3个阶段:警觉期——抵抗期——耗竭期。首先是警觉性提高,并调动自身的内部资源、经验去应对危机,维持心理的平衡;接着,我们从心理和躯体上,开始抵抗、消化危机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每个人的抵抗期可长可短,大多数会度过危机。如果抵抗期未能解决心理压力,就会进入到耗竭期。心理、生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耗竭,出现病态反应,如:急性应激反应、抑郁焦虑、甚至会有极端的悲观厌世、自杀行为。这些负面情绪不仅本身就是心理疾患的症状表现,也更容易导致长期的心理问题。

当个人的力量无法应对,就必须寻求专业人士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一般在抵抗期时干预较佳,避免出现精神疾病、自杀。

然而,人们出现心理危机时,缺乏主动寻求干预的意识。

我国的灾难心理援救意识萌发较晚,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首 次成立组织性的心理救援队,完成灾后心理援救,自此才将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比如这场旷世持久的新冠疫情,北京在派出医疗队的同时,由一支全国层面的危机干预队伍陪同。

不过,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尚在发育时期,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如:心理救援队伍、信息网络化、后勤保障的完善、心理救援队伍的培训演练、如何对灾难做出有效评估以及出台危机干预指南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以保证团队的专业性、应急性。这些都是我国建立灾难危机干预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2、生活事件造成的内在创伤

除了重大灾难,一些生活事件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常见原因有童年或原生家庭创伤、恋爱关系破裂、重要考试失败、突然遭受网络暴力、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重大财产损失等。

这些生活事件造成的创伤并不会在当下表现出来,而是缓慢而持久地存在。当遇到强烈刺激时,内心创伤被激发出来。

2020年,沙莎在援助武汉期间,经历了一次特殊干预案例。一名来自北京医疗队的记者女孩,强烈希望去前线采访却被领导严词拒绝。在这之后,她开始频繁地失眠、做噩梦。

经过深入探析,沙莎找到女孩心理危机的根源——原生家庭创伤。由于父亲重男轻女,哥哥从小受到非常好的照料,作为妹妹的她却常常被父亲忽视。女孩总是担心父亲忽略自己、担心自己不如男性,于是努力地学习和工作,非常要强。在武汉疫情极度紧急的环境下,又被领导拒绝,意外地激 活了女孩内心原始的恐惧。

了解原因后,沙莎决定对女孩的成长史进行干预,并对女孩进行如下描述:

“虽然每次你和你妈妈视频的时候,你爸爸从来不会出现,但是我相信他肯定躲在画面外的一个角落里,认真听你说的每一个字,他肯定在内心当中会以有你这样的一个女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一定觉得你不比你的哥哥差。”听完这些话,女孩泪流满面。经历这次危机干预后,女孩的失眠也不药而愈。

有些深埋在我们心中的“创伤”不会立刻表现出来,在灾难危机状态下又被激 活,并衍生出情绪、躯体障碍的症状。沙莎提醒大家:当经历突发事件,是否也会激 活了自身的某种内在创伤?心理危机出现时,又何尝不是一次机遇,让我们发现并修复自己内在的创伤?

3、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向危机说不!

有些心理危机发展温和而缓慢,可以让我们慢慢去修复。然而,有的创伤力度极其暴烈,迅速造成精神障碍,留给干预的时机很短很短。

2023年春节期间,24岁杭州“粉发女孩”郑灵华因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患上抑郁症,自杀谢世。起因是一张染着粉发的郑灵华向病床上83岁爷爷分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照片。

因为她的粉色头发和研究生学历显得“格格不入”,网友质疑其作秀,持续不断地对其侮辱谩骂、人身攻击;同时,大量“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漂亮的小女生”、“专升本考上浙大后爷爷哭了”、“陪酒女”、“夜店女”的谣言漫天飞。郑灵华不堪其重,在巨大的精神痛苦中自杀。

沙莎教授表示,面对网络暴力时,首先要有自我保护和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

首先,积极取证、通过公安机关报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第 一步要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其次,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寻找父母亲友的关爱和理解。如果出现应激反应,有厌世自杀的意念,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不止面对网络暴力,当遇到任何突发刺激时,我们都应该首先寻求心理援助,向危机说不!

近年来,原生家庭、家庭暴力、工作压力、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致使人们的心理危机越发频繁。

然而,由于缺乏危机干预意识,许多人表面维持着正常生活,实际长期存在冷漠、麻木、焦虑、情绪躯体障碍,多年来暗藏着心理危机,精神心理状态摇摇欲坠,若非专业人士很难被发现,这些人群非常需要社区心理援助。

一场灾难对人的影响甚至会长达几年、几十年,17岁比利时女孩在恐怖袭击后的6年里都未能摆脱阴影。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还有一些幸存者有心理阴影,会出现较高的忧郁哀伤情绪和压力感,甚至患有严重的“创伤后综合征”。

沙莎教授指出,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任何一次危机不是短程干预就能彻底化解。如何对危机暴露个体进行持续追踪、持久地进行干预,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事情。

转载免责声明:新闻频道部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出处所有,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传递市场信息,不做任何医疗诊断或投资建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要求,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上一篇:当儿童孤独症遇上精神分裂症,医生如何鉴别? 下一篇:没有了

全国质子重离子医院预约
微信
咨询
顶部